别让扫码点餐成餐饮消费的必选项

      |      2023-06-21 20:32:51

一直以来,消费者对于扫码点餐最大的争议,莫过于认为扫码点餐过度获取个人信息,存在隐私泄露的可能性。然而,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。

据澎湃新闻报道,今年3月上海市消保委对包括“CoCo”“沈大成”“茶百道”“7分甜”“蜜雪冰城”等在内29家知名度较高的奶茶店、快餐店进行了暗访。

事后,经上海市网信办调查发现,某网红知名连锁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笔订单,就可产生87条数据。截至今年3月,暗访累计产生的数据超100亿条。其中,涉及消费者姓名、电话、收货地址经度纬度等敏感个人信息占近7%,达6.7亿条。

一笔订单就可产生87条数据,扫码点餐有可能泄露个人隐私,事实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为严峻。越来越多消费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并在“扫码点餐”的热搜上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。

 

“遇到扫码点餐的餐厅,就果断走人”“本来的快捷点餐,结果却搞了十多分钟,一点也不快捷,你猜我为什么吃快餐,不就图个快吗?”“就是不喜欢手机扫码点单! 我人都到店了还要手机下单?而且在下单之前还要关注、入群成为会员,还要授权使用我的个人信息…要这样那样,更累了”……

据法治日报报道,日前北京的孔先生在某连锁烤鱼店消费时,发现需要关注商家公众号才能点单。认为个人信息权益被侵害,孔先生将该烤鱼店起诉至法院。一审法院审理后,判决烤鱼店删除收集孔先生的个人信息,并赔偿孔先生2000元。

除了存在泄露隐私的隐患,扫码点餐缺少服务的人情味,确实其争议点之一。

据新民晚报报道,近日,上海一对8旬高龄的老人前往一家知名连锁餐厅就餐,最终因使用的是老年机,不能扫码点餐而不得不悻悻而归。事件曝光之后,网友们纷纷谴责餐厅,一边倒的认为餐厅仅提供扫码点餐不合理,缺乏人性化的服务态度。

本来是为买卖双方提供便利的,为何最终却成了部分群体消费的“拦路虎”?

商家选择“扫码点餐”无非是为了提高运营效率,节省成本,这本身无可厚非。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点餐模式,都应该以顾客为先、以服务为本,在保障服务水平的前提下灵活运用点餐模式才是关键。

 

所以,对于广大餐饮商户而言,扫码点餐是可选项,但不应该是唯一选项或必选项。作为市场的经营主体,餐饮商家们在运用“扫码点餐”的同时还应该保留人工点餐渠道,尽管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巨大、使用者众多,但还是有部分老年群体需要我们关注。古时经营讲究“童叟无欺”,而智能化时代,也依然要“来者不拒”,这是服务行业基本的服务态度。
 

另外,对于消费者信息的采集,商家们也应该遵循最小必要原则。扫码点餐可以是提高便利的工具,但不能成为商家们违法采集信息的借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