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府捞面成立时间不长,这两年发展迅猛,广告宣传年卖出3千万碗面。数据我们无从考证,但是光环是非常明显的。
和府捞面最近C+轮融资2.15亿元的新闻公告,让餐饮圈又起了大波澜。大家都知道,目前资本环境异常艰难,这么大体量的一次融资,在当下背景的反衬下必然显得非常突出。
为什么和府捞面这么受到资本的追捧?一家2012年成立的公司,一直低调运行,直到最近3年进入爆发式增长,持续多轮融资,全国快速开店。为什么突然爆发?至于这家企业背后有怎样强大的团队、资源等等,我们都无法真正了解,因为这些属于商业机密。但是在显性方面,如果没有踩准市场的趋势,尤其消费者的认可,和府捞面不可能走这么远。
那么,和府捞面究竟做了什么对的事情,让资本和消费者愿意选择它呢?
和府捞面卖的不只是面
说到中式拉面,大家应该都不陌生,一部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把东方宫兰州牛肉面推广到了全国,也为真正的兰州牛肉面正了名。由此也把过去8、9元一碗的兰州牛肉面买到了14、15元,套餐更是买到了20多到30元。这无疑是兰州牛肉面,甚至中式拉面的一次成功升级。
到目前为止,大多数消费者心目中,说到中式拉面,很大概率上的认知就是兰州牛肉面,吃牛肉的拉面。正面讲,牛肉拉面单品突出,心智占领明显;负面讲,中式拉面太过单一。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年轻消费者口味丰富性需求。
另外一条线,有代表性的品牌,如李先生、康师傅等中式拉面品牌,在传统拉面口味、分量、环境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,非常不容易的将一碗中式拉面的价格拉到了20多元。虽然从数据反馈来看,年轻终端消费者体验评价并不高,但是李先生全国700多家的分店,康师傅100多家的分店,还是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市场存在的价值空间。
后来者和府捞面,平均30多元一碗的面,几乎把中式拉面的价格拉到了日式拉面的价格水平,引领中式拉面再升级了一个水平。30多的面价和40、50元的客单价,在实际消费反馈中并没有让客户远离,反而在消费过的大多数客户看来,和府捞面是值这个价格的。
为什么呢?「因为更多中式快餐拉面,定位于生活工作餐消费,选择在社区和商务区街边开店,满足消费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便利性就餐需求,生活工作餐需求为快捷、美味和高性价比的解决温饱需求,所以价格不能高。和府捞面没有进入这个场景,而是选择进入商圈综合体,切入了逛街人群、朋友社交和改善伙食的社交餐饮需求,附加了社交需求,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自然就提高了」。
虽然相对于街边中式拉面,均价30多元的拉面肯定太贵。但是在商圈综合体里面,「相对于哪些动辄人均过百元的特色餐饮,一碗面30多元,一个套餐40、50元,菜品既美味又有品质,就显得太有竞争力了。匹配上在书房里吃面的环境配置,不低于特色餐饮店的服务体验,再加上面条本身的快捷、健康的特色,在北方尤其能够打动更多的消费者」。
同时,这也顺应了当下经济不景气下的轻社交餐饮趋势」。人均40、50元的消费,却可以完成一次朋友、同事和家人满意的社交用餐,自然深得民心。和府捞面不只是卖面,更是在卖社交,走上了一个差异化需求空隙。
自助小吃,客单价的巧妙提升
30多元一碗的中式拉面,对于消费者来讲,并不算便宜。但是从商圈综合体商铺的店面运营来讲,这个客单价其实不太能支撑一个餐厅挣钱。要挣钱就必须提升客单价,客单价再升高,同时还能让客户有足够的性价比体验,这个真的是有难度。
「不同于很多传统餐饮品牌的思路,和府捞面没有直接通过增加菜单的小吃和饮品,或者套餐消费来提升客单价,因为消费者在面食消费时,心里有自己的预期价格,在面对菜单点菜的时候,会非常理性的控制消费,减少点击。除非套餐有优惠,否则销售效果一般都不理想」。
和府捞面选择了将丰富的小吃和饮品食物放在排队点餐的过道上,让消费者排队自取。面对价格基本都在10元以下,「卖相做的非常精美的小吃和饮品,很难有消费者能够视而不见。这种低价精美小食自取的模式,用自助乐趣大大转移了消费者对消费价格的关注」。等到消费者走到收银机器前时,很多客户已经消费了10、20多元,再点上一碗30多元的面,客单价巧妙的升级到了40、50元。
「毛利和产品标准化程度都高的小吃和饮料,通过这种巧妙的心理学和空间设计,就让消费者愉快的买单。这种不搞传统套餐优惠,研究消费心理切入点,卖出更多菜品的玩法,值得很多餐饮企业学习」。
概念永远没有实质重要
和府捞面,无论是从品类角度,还是从产品角度都做了很多的创新。比如”捞面“这个概念,就可以看出属于定位理论里面的品类创新。还有“草本汤,让胃更健康”,也是从功能定位上,对于过去的大骨汤不健康进行了针对性的定位设计。
但是这些创新在消费者角度,究竟是怎样的概念?「从实际的数据中,我们发现,基本上85%以上的消费者对这些创新都没有感知。谈到和府捞面,消费者最明显的感知还是:味道好,分量足,肉多,还可以免费加面」。
这样的一个数据反馈告诉大家:「餐饮尤其快餐,对于消费者来讲,核心还是产品口味和性价比,因为这是一个高频次复购餐饮必须重视的根基问题。无论营销玩的再好,概念再有差异化,消费者感知其实很弱。但是如果消费者消费完了以后,味道不好,性价比不高,就很难选择再来」。